投影画面不正?什么样的校正方式最牛?
提起投影机,就少不了说到它的梯形校正功能。
传统电视屏幕固定大小,即便是超薄的电视机,体积也相对庞大且不易移动,而投影仪则能随时调整投影距离改变投影画面的大小,就算是投影画面稍有不方正也可以通过梯形校正功能来调整。
说到这里,可能有许多小伙伴会指出,市面上许多投影仪都号称支持左右上下梯形校正,但实际使用起来,会发现大部分投影都只能自动上下梯形校正,少数投影可以通过复杂的手动校正来实现侧投,但校正完后画面整体虽然方正了,但是画面比例明显变形导致人物变形,看着极度不协调,画质也会大打折扣。也就是说,现在大部分智能投影仪都无法实现真正的“自由摆放”。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咱们慢慢来分析。
知识点1屏幕比例
如今显示设备主流的屏幕比例为16:9。根据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数据显示,人类眼睛向上和向下的视角分别为60°与75°,而水平向外的视角高达95°,也就是说人眼的视野范围并不是正方形的,而是一个长宽比例约为16:9的长方形。所以为了让画面更加符合人眼的视觉体验,现在无论是显示设备还是影视剧制作过程中大部分都制成16:9的长方形画面,这样的屏幕比例也叫宽荧幕、宽屏等。当然,智能投影也不例外。
此外,而且需要了解的是,画面上大部分重要的信息都在同一水平面上,增加左右的宽度,更能有效的提升画面单位面积的信息量,观看者就能从中获得更多视觉信息。
因此16:9的画面长宽比也常常被人们称为视觉的“黄金比例”。
知识点2 梯形校正
在投影机的日常使用中,投影机的位置尽可能要与投影屏幕成直角才能保证投影效果, 如果无法保证二者的垂直,画面就会产生梯形。当投影画面出现梯形形状时,就需要我们用到投影机的梯形校正功能。
梯形校正通常有二种方法:光学梯形校正和数码梯形校正,光学梯形校正是指通过调整镜头的物理位置来达到调整梯形的目的,另一种数码梯形校正是通过软件的方法来实现梯形校正。
目前几乎所有的投影机厂商都采用了数码梯形校正技术,而且采用数码梯形校正的绝大多数投影机都支持垂直梯形校正功能,即投影机在垂直方向可调节自身的高度,由此产生的梯形,通过投影机进行垂直方向的梯形校正,即可使画面成矩形,从而方便了投影机的使用。
但在实际应用中,除了需要垂直梯形校正之外,还常常碰到因投影机水平位置的偏置而产生的梯形。许多投影机厂商已经研发出“水平梯形校正功能”。水平梯形校正与垂直梯形校正都属于数码梯形校正,都是通过软件插值算法显示前的图像进行形状调整和补偿。水平梯形校正解决了由于投影机镜与屏幕无法垂直而产生的水平方向的图像梯形失真,从而使投影机可以在屏幕的侧面也可以同样实现方正的投影图像。
数码梯形校正对图像精度要求不高的时候,可以很好的解决梯形失真问题,实用性非常强,但对于那些对图像精度要求较高的应用则不甚适宜。因为,图像经校正后,画面的一些线条和字符边缘会出现毛刺和不平滑现象,导致清晰度不是特别理想。
简单来说大部分智能投影在侧投时,通过左右上下梯形校正出的“方正”画面,实际上就是牺牲了16:9的视觉“黄金比例”和画质清晰度来实现的,这样的画面并不能很好的适配人眼需求,所以就会出现“不协调”的感觉。
知识点3“4D梯形校正”
**** Hidden Message *****
移动便携是智能影院的优势之一,如果你希望在卧室、客厅,甚至厨房、书房都能随时使用家庭影院,摆放位置移动则面临重新校正,那么“4D梯形校正”功能非常必要,能让你更愉快的享受观影乐趣。
在投影网学到不少好知识 真是难得给力投影知识 {:10_1:} 想看4d 看看 看看 学习学习 zzz 好厉害的样子 支持! 支持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