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感觉到小鑫同学最近发文比较少呢?今天小鑫捣鼓了一个上午准备了一遍关于投影仪3D技术的科普文。最近也有不少的网友在询问投影仪的3D技术,以及家用投影仪是否要具备3D功能等问题,其中被问的最多的就是支持全局3D的当贝F1。
3D指的就是三维空间。与普通2D画面显示相比,3D技术可以使画面变得立体逼真,图像不再局限于屏幕的平面上,仿佛能够走出屏幕外面,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3D技术可以分为裸眼式和眼镜式两大种类,投影仪以及电视机、显示器等等都需要佩戴3D眼镜才会有3D效果。而在3D显示技术在眼镜式中分为色差式、偏光式和快门式,也就是色分式、光分式和时分式;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无外乎就是偏光式3D技术和快门式3D技术,当贝F1上也就是使用了快门式3D技术。
偏光式3D技术:也被称为“偏振式3D”,需要佩戴被动式3D眼镜才能观看到3D的显示效果;偏光式3D技术的图像效果在3D显示技术的种类中相对是较好的,而且需要的被动式3D眼镜成本不高,很多电影院里使用的数字放映机都采用此类3D显示技术;偏光式3D技术也有细分,其中较为主流的有IMAX 3D、RealD 3D、MasterImage 3D三种,IMAX 3D是3D影院中立体感最好的。
工作原理:利用光线有“振动方向”的原理来分解原始图像的,先通过把图像分为垂直向偏振光和水平向偏振光两组画面,然后3D眼镜左右分别采用不同偏振方向的偏光镜片,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两组画面,再经过大脑合成立体影像。
快门式3D技术:需要佩戴主动式快门3D眼镜进行使用,能够保持画面的原始分辨率,很轻松地让用户享受到真正的全高清3D效果,而且不会造成画面亮度降低。这一技术在投影仪、电视机和显示器上使用得更为广泛,具有资源相对较多的优势,同时也有较好的成像效果,所以也受到很多厂商推崇和采用,不过主动式快门3D眼镜的成本比较高。
工作原理:通过提高画面的刷新率来实现3D效果的,通过把图像按帧一分为二,形成对应左眼和右眼的两组画面,连续交错显示出来,同时红外信号发射器将同步 3D电视控制快门式3D眼镜的左右镜片开关,使左、右双眼能够在正确的时刻看到相应画面。
在一般大家常去的电影院看的3D电影基本都是偏光式3D显示技术,佩戴的3D眼镜成本较低,但是投影设备非常昂贵;而家用投影仪上使用的3D技术多数为快门式3D显示技术,包裹一些高配的电视机、显示器等,投影仪售价多数在几千到一万的价格,比如支持全局3D的当贝F1只需要四千左右的价格,再选择一副当贝主动式快门3D眼镜,售价一百软妹币,就可以享受3D影视效果了。当然家用投影仪具备3D功能定会有更为丰富的体验。
|